今日立春,揭开了春天的序章。
万物复苏,黄山路的老师们齐聚一堂,分享假期读书心得。
人是如何学习的?这是一个好问题。
《人是如何学习的II》,这是一本好书。
有的老师读出了“未必光芒万丈,始终温暖有光”的感受,有的老师读出了“一书一世界,一读一境界”的感觉。老师们上交的读书笔记或朴实、或深刻,其中八位老师成为了今天的分享人。
杭正弘老师从“课题申报与读书”的角度进行了汇报,正如他的学科一样,有理有据。
程荣贵老师从物理学科概念“作用是相互的”,阐释了脑发展与学习的互惠关系。
李志慧老师以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,告诉我们她是如何读书的: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不一样的,但是我想说,有了书籍的陪伴,你们的人生一定会拥有同样的精彩!正如有人说过:“ 读书吧,何时开始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,我们每天都在坚持!”
朱文婷老师以幽默的语言将撰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娓娓道来,让我们感受到:原来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是有原因,文婷老师依然是附中的“青春少年”!
吉光子老师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示她的读书分享,切题且立意新颖,一段《光影启迪教育——给教师的29堂电影课》,让我们深刻感受着“学生不能接受的那不叫“爱””。
周杨老师带着满满的诚意,在阅读完《人是如何学习的II》后,又自主阅读了《人是如何学习的I》,并且学习心得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,展现了年轻教师对知识的渴求和治学的严格要求。
卢文彬老师以饱满的热情、生动的事例,结合读书的内容,结合新课标的内容,阐释着教育理想和情怀。
最后,杨婧老师从“人是如何学习的?”这个问题切题,说到了一个群体如何读书,详细介绍了读书的流程和操作模式。
八位分享人通过读书的经历,生动地诠释了“人是如何学习的”,让所有的参会老师感受到:读书之味,愈久愈深呐!